筹集出海“弹药”,全球第二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晶澳科技拟赴港上市

筹集出海“弹药”,全球第二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晶澳科技拟赴港上市

把我抛弃 2025-02-23 财经报 3 次浏览 0个评论

光伏企业围绕海外市场份额的竞逐日益白热化,赴港上市成为吸纳更多国际资本、支撑海外产能扩张的新路径。

垂直一体化龙头晶澳科技(002459.SZ)2月21日晚间公告,为进一步推动公司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市场、供应链、研发三位一体的全球化建设,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公司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其赴港上市的具体细节尚未披露。晶澳科技称,将充分考虑现有股东的利益和境内外资本市场的情况,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内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上市。 

晶澳是穿越多轮行业周期的老牌光伏企业,以稳健著称,实控人为靳保芳。2007年2月,该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于2018年7月从美股私有化退市,次年借壳天业通联登陆A股市场,成为业内首例中概股回A。

参照第三方机构InfoLink数据库,晶澳与隆基并列2024年全球组件出货第二名。该榜单的前四家企业被业内视为头部阵营,在出货量上拥有绝对优势。该阵营较为稳定,长期由晶科、晶澳、天合、隆基四家企业霸榜,座次时有变动。虽从未问鼎第一,但晶澳一直稳居组件四巨头队列。

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晶澳科技组件产能超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组件产能的80%,其中N型电池实际产能达70GW,基本满足公司出货需求。目前该公司规划建设的项目有鄂尔多斯一体化及阿曼电池组件项目,阿曼项目计划于2025年开始推动建设。“未来仍会综合评估全球市场需求与公司实际产能情况,在行业周期底部保证可持续性经营,维持稳健发展。”

据澎湃新闻观察,光伏行业激烈的竞争态势正在向海外市场蔓延。中东是近两年中国光伏产业新一轮海外产能扩张的主要目的地,一大批企业蜂拥前往。选址阿曼,投资额近40亿元、年产6GW高效太阳能电池和3GW高功率太阳能组件项目是晶澳决战中东乃至整个海外市场的关键。另有市场消息称,晶澳科技去年11月与阿联酋Global South Utilities签署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埃及共建两家光伏产品制造工厂。

海外扩张急需“弹药”,但深不见底的光伏寒冬将晶澳拖入了近十年来首次亏损。业绩预告显示,晶澳科技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45亿至52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70.39亿元。

通过在A股和H股同时上市,可有效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风险。对于A股光伏龙头上市公司来说,在香港上市等于进入了国际融资平台,对现金流改善和降低资产负债率均有益处。

近来引发热议的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赴港上市,也是基于相似的逻辑。

2月11日,宁德时代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募资至少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5亿元)。若成功,这将成为港股近三年来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澎湃新闻记者从宁德时代获悉,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国际业务拓展及境外营运资金补充,为公司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业内消息称,宁德时代的此次港股上市资金将重点用于其匈牙利德布勒森工厂海外项目,规划产能100吉瓦时,总投资73.4亿欧元,并且已经启动建设。匈牙利工厂的计划产能远超德国等海外工厂,是宁德时代出海的重心所在。

宁德时代表示,海外建厂及运营需大量欧元、美元等外汇储备。根据公开披露信息,截至2024年6月,宁德时代美元及欧元外币余额分别为67.35亿美元及38.58亿欧元,难以覆盖欧洲等地动辄数十亿欧元的投资及持续的海外战略布局需求。通过H股上市,宁德时代认为可有效储备外汇资金,为海外项目提供充足“弹药”支撑,并能通过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增强跨境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配置全球资源,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澎湃新闻注意到,若成功登陆港交所,晶澳科技将成为继福莱特、钧达股份之后,又一家“A+H”光伏上市企业。

转载请注明来自小白菜,本文标题:《筹集出海“弹药”,全球第二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晶澳科技拟赴港上市》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