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北京商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谁都不爱 2025-02-24 财经报 1 次浏览 0个评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北京商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月23日对外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部署了三十项重点工作,第四项是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其中明确,“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北京商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今年文件的第一章节,仍然聚焦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文件要求,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供给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

  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丰硕成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70650万吨(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1109万吨(222亿斤)增长1.6%,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在连续九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的基础上,首次突破1.4万亿斤,实现高位增产。

  在农业再获丰收的基础上,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聚焦于单产提升。实现大面积提高单产,离不开生物育种,离不开种业振兴。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是我国种业振兴行动正式开展的第五年,种业已驶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文件要求,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这些应用能够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对我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在解读文件时作出如上表述。

  文件进一步提出,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发展,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在这之前,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有相关部署,会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金文成表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抓好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来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来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同时,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打造自主创新平台,利用平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此外,文件要求,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深入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培育乡村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支持各类主体协同共建供应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各平台陆续推出助农计划,农村寄递物流网络持续完善,农文旅融合趋势日益显著,多方面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发展。

  推动机构加大资金投放

  在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方面,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优先保障农业农村领域一般公共预算投入,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农业农村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乡村振兴债券。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涉农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推广畜禽活体、农业设施等抵押融资贷款。坚持农村中小银行支农支小定位,“一省一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稳妥有序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严厉打击农村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加强涉农资金项目全过程监管,着力整治骗取套取、截留挪用惠农资金等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涂圣伟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以深化农村改革来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文件里提到改革的事项比较多,归纳起来实际上还是在地、钱和人三个关键要素上。关于“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新乡村振兴的投融资机制”,目的就是要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然后引导、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入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

  此外,在土地流转与农村资源资产方面,文件明确划下了红线。文件提出,不得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扎实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文件明确,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对集体收入提硬性目标,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持续深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专项治理。推进新增耕地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

  北京商报综合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转载请注明来自小白菜,本文标题:《北京商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